您所在的位置:仓山新闻网 >> 仓山资讯 >> 正文

福州全省首创!“积分制”家庭医生让市民更有“医靠”!

http://www.csqnews.com  2022-08-23 19:30:56     【字号

“多亏家庭医生上门挂瓶,让我母亲看病省事了很多。” 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,海都记者来到仓山区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跟随医护人员前往新天地琼花苑的陈彩珍奶奶家,探访家庭医生入户服务的日常一幕。

福州全省首创!“积分制”家庭医生让市民更有“医靠”!

何峰医生与上官丽清护士带着医疗用品,跟随患者家属一起上门

据了解,目前我省正在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。今年福州市在全省首创推出“积分制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签约居民在享受医保报销优惠待遇的同时,还可在线预约市级医院专家,换取更多健康服务。

长期签约 医患彼此更了解

19日下午3点,福州地面温度近40℃,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何峰和护士长上官丽清,拎着医药箱顶着烈日来到陈彩珍奶奶家。陈奶奶是他们签约两年多的患者,近期她因为食欲不振,需要卧床输液。

“我母亲95岁了,最近天气这么热,如果要送去医院挂瓶,我们得费大劲了。”陈彩珍奶奶的女儿陈黎娜告诉记者。当天何峰医生细心地给陈奶奶检查了心跳、血压,上官丽清护士小心翼翼地给她扎针输液。在输液的一个小时时间里,二人陪着陈奶奶聊天,并和家人了解其近来身体状况,给出治疗建议,临走还不忘让奶奶日常尽量多下床行走,促进下肢血液循环。

福州全省首创!“积分制”家庭医生让市民更有“医靠”!

医护人员上门为95岁的陈彩珍奶奶输液

何峰介绍,一对一的签约,让他对自己手上每一位签约患者的情况都比较熟悉,方便长期随访。为了方便签约患者记住他的电话,他把自己的电话和姓名直接贴在患者医保卡背面。目前他签约的患者达400多人,多以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为主,大部分患者都是通过电话向他咨询病情。还有一部分患者开通“家庭病床”,他和护士还要提供上门护理、输液、换药等医疗服务。

福州全省首创!“积分制”家庭医生让市民更有“医靠”!

为了方便患者联系自己,何峰在每位家庭医生签约患者的医保卡上贴上姓名电话

福州全省首创!“积分制”家庭医生让市民更有“医靠”!

何峰医生大热天上门治疗,陈彩珍奶奶很是感动

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0名家庭医生,按街道片区分为4个团队,每个团队均配有医生、护士、药房、后勤等专业人员,配有专用电话,接听健康咨询。据护士长上官丽清介绍,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至2022年7月已签约积分制家庭医生的人数超4000人,平均每名医生的接签比例达1:400以上。

“今年推出的‘积分制’让签约人可对每一次服务履约进行评价,或浏览‘榕医通’文章,即可获得相应积分,累积至明年可兑换相应的服务。”护士长上官丽清介绍。

每年20元享9大服务包 医保报销比例提高5%

记者从福州市卫健委了解到,“积分制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今年福州市首创,集智能签约、团队协作、医患互动、预约转诊、健康管理、增值服务、智能监管等应用为一体的一站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。居民可通过“榕医通”微信公众号或到线下医疗机构进行签约,家庭医生团队按所签约的服务包项目内容及频次进行履约,履约服务接受签约居民确认或评价并产生积分,累计的积分可用于兑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免费增值服务。“家庭病床”、“医护上门”服务也已上线试行,未来将对接46项医护上门服务需求。

比如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签约时,可以选择“老年人服务包”、“高血压服务包”、“糖尿病服务包”三项,个人每年只需缴费20元。签约重点服务包的居民,每年随时随地可以预约健康顾问4~6次、健康顾问所在医院其他医师2~3次,同时医保报销比例提高5%。

目前“积分制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含9个服务包,包括健康服务包,孕产妇、儿童、老年人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肺结核、精神障碍患者和常见病诊疗等重点服务包,居民签约时对号入座、简单易选。

打造“互联网+医生”服务新模式

据了解,今年3月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把“家庭医生”服务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,这标志着我国将从“以治病为中心”全面过渡达到“以健康为中心”的健康服务模式。签约后,“家庭医生”将走进居民家中开展全面服务,尽最大努力满足居民多元化健康需求,提高群众生命健康福祉。

仓山区卫健局工作人员林秀萍介绍,目前仓山家庭医生签约患者已达20万人,正在打造“互联网+医生”服务新模式,提高家庭医生签约实效。下一步,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结合实际、积极探索,从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入手,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四进”活动(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机关、进校园),并结合“烟山义诊”“千名医师万人次下基层”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营造全社会信任、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良好氛围,全力推进“积分制”家庭医生签约工作。

(来源:海峡都市报 全媒体记者 包华 见习记者 沈静 文/图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