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作案手法
冒充“老朋友”诈骗
“你好,还记得我是谁吗?不记得了?再想想,真是贵人多忘事啊,明天我出差就到你那里了,到时你就知道我是谁了!”骗子以“猜猜我是谁”的热情糊弄人,第二天便谎称出车祸或者物品被扣,需要钱急用,施展手段直至受骗者汇钱为止。
网上售药骗局
一些网上药品广告吹得神乎其神,号称包治百病,无效退款等。老人们出于对健康长寿的渴望,很容易选择“尝试”一下。但真的发现无效想要退款时,却已无法联系到商家。这些“药品”往往并没有相关许可,安全性缺乏保障。老人盲目在网上购药、吃药,不仅达不到包治百病的效果,反而会危及身体健康。
高息理财诈骗
不法分子向老年人兜售虚假金融产品,开出比市场行情高得多的回报率,以高息诱惑老年人,对风险避而不谈。一些老人不具备理财专业知识,缺乏对金融市场的了解,很容易贪图高利息掉入骗局。
相亲交友诈骗
不法分子利用老年朋友独居寂寞、求伴心切等心理特征,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刊登交友信息,诱骗老人上当,之后会以种种理由向其借钱。等老人要求对方还钱时,才发现对方早已经不知所踪,自己的钱也一去不回了。
典型案例
曹老伯加入一个“股票投资微信群”,并在群主推荐下准备购买一个“新三板”股票,还专程去了杭州实地考察。民警洞悉诈骗套路后百般劝说,可曹老伯就是不信,还称“我后悔算我的”。民警联系到曹老伯女儿,直到见到在银行上班的女儿,他才最终冷静下来,保住了60万养老钱。
防范要诀
01
与子女多沟通交流。
02
养生知识问医生。
03
不贪小便宜。
04
涉及钱的事,不要草率做决定。
(来源:仓山区委政法委员会)